春光真美啊,走在街巷,隨處可見繁花盛開。
前日,友人相聚,友人說:“好快呀,已經(jīng)三月份了?!?/p>
是啊,時間在不經(jīng)意間悄然流逝。春節(jié)假期的閑適意猶未盡,就到了驚蟄節(jié)氣。
暖風(fēng)熏得游人醉,直把他鄉(xiāng)當(dāng)故鄉(xiāng)。
有哪一個瞬間,讓你意識驚蟄來了?
驚蟄三候
一候桃始華;二候倉庚鳴;三候鷹化為鳩。
說起桃始華,我便記起了詩經(jīng)中的句子;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華?!?/p>
驚蟄后五日"倉庚鳴",倉庚為黃鸝,黃鸝最早感春陽之氣,嚶其鳴,求其友。倉為青,青為清,庚為更新,"昔我云別,倉庚載鳴",文人由此也稱它"離黃","離黃穿樹語斷續(xù)"就成了悲聲。
再五日,”鷹化為鳩”,古稱布谷鳥為鳩。古代傳說,夏歷二月,鷹化為鳩;八月,鳩化為鷹。
春雷響,萬物長。
沒有人會對雷鳴陌生,想用文字表達(dá),那些”隆隆”、”轟隆隆”、”鏘鏘鏘鏘”的擬聲詞,便一個個冒了出來。想象力豐富的時候,我們將雷聲形容為萬馬奔騰、山崩地裂、天地齊鳴,雷鳴炸裂,驚破人膽。
《春秋·玄命苞》中說,"陰陽合為雷",而《白虎通》則將雷比為"陰中之陽"。陰陽互博,相反相成,亦是自生自發(fā),無始無終。
"春雷驚蟄",萬物蘇醒,大地一片繁忙。
唐代詩人韋應(yīng)物在《觀田家》詩中道:
微雨眾卉新,一雷驚蟄始。
田家?guī)兹臻e,耕種從此起。
驚蟄時節(jié),土地已變得松軟,喜歡趕早的農(nóng)人已開始耕地了。
宋代詞人蘇轍 《游景仁東園》“新春甫驚蟄,草木猶未知。高人靜無事,頗怪春來遲?!斌@蟄剛過,草木卻依然酣睡,好像春雷并沒有把他們叫醒。今年的春為何這樣姍姍來遲?
宋代詩人陸游《春晴泛舟》“兒童莫笑是陳人,湖海春回發(fā)興新。雷動風(fēng)行驚蟄戶,天開地辟轉(zhuǎn)鴻鈞。”春天來了,萬物一新,詩人在湖上泛舟,有點感慨自己年紀(jì)大了,春雷萌動行風(fēng)雨,整個的宇宙就像天地初開的時候,是一番新的氣象。
這些文人墨客對驚蟄的情懷,從一個角度反映了驚蟄在節(jié)氣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。
驚蟄喚醒了春天的夢,暖風(fēng)煦,花滿枝,桃花紅梨花白,黃鸝歌唱燕歸來,充滿希望的又一年開始了!
一年之計在于春。相逢和祝愿,莫辜負(fù)了大好春光和年華。